1. 理解人類社會發(fā)展史的“鑰匙”是( )。

A. 階級斗爭發(fā)展史 B. 勞動發(fā)展史

C. 社會意識發(fā)展史 D. 生產關系發(fā)展史

2. 下列關于貨幣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貨幣體現(xiàn)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jīng)濟關系

B. 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C. 貨幣只有使用價值

D. 貨幣采取了具有一定屬性的自然形式

3. 從1942年春天開始,為提高廣大黨員尤其是黨的高級干部的思想理論水平,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中國共產黨在全黨范圍內開展了一場整風運動。整風運動勝利結束的標志是( )。

A. 毛澤東做了《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

B. 毛澤東撰寫了《反對本本主義》

C. 毛澤東做了《整頓黨的作風》的講演

D. 在黨的六屆七中全會上通過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4.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基礎是唯物史觀關于( )。

A.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的原理

B.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的原理

C. 人民群眾的活動受到社會歷史條件制約的原理

D. 總體的人在總體的歷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的原理

5. 關于剩余價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雇傭工人剩余勞動所創(chuàng)造并被資本家有償占有的價值

B. 榨取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

C. 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社會各剝削階級集團剝削收入的總源泉

D. 剩余價值表現(xiàn)為利潤、地租、利息等形式

1.答案:B。解析:勞動發(fā)展史是理解人類社會發(fā)展史的“鑰匙”。“勞動是理解社會發(fā)展史的鎖鑰”是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關于勞動在人和人類社會形成與發(fā)展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科學論斷。它包括如下的含義:(1)勞動不僅創(chuàng)造了人和人類社會,而且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2)勞動是人們全部社會關系形成和發(fā)展的基礎;(3)勞動是人類社會歷史的起點,在勞動這個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社會實踐中孕育著社會有機體發(fā)展的一切萌芽。故本題答案為B。

2.答案:C。解析:A項正確,貨幣是度量價格的工具、購買貨物的媒介、保存財富的手段,是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于交換權的契約,本質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故貨幣體現(xiàn)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jīng)濟關系。B項正確,一般等價物是從商品世界中分離出來作為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統(tǒng)一表現(xiàn)的特殊商品。從職能上看,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故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C項錯誤,貨幣屬于商品,因此同所有商品一樣也具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故選項“貨幣只有使用價值”,表述錯誤。D項正確,貨幣充當一般等價物有兩個基本特征:①貨幣是表現(xiàn)一切商品價值的工具;②貨幣具有直接同一切商品相交換的能力。對于貨幣性質的理解,馬克思強調指出:貨幣代表著一種社會生產關系,卻又采取了具有一定屬性的自然物的形式??梢姡泿抛鳛橐话愕葍r物,是不同社會形態(tài)下貨幣的共性;貨幣在歷史發(fā)展的不同階段體現(xiàn)了不同的生產關系,這是一定社會形態(tài)下貨幣所具有的特性。本題為選非題,故本題答案為C。

3.答案:D。解析:延安整風運動首先在黨的高級干部中進行,其開始標志是1941年5月,毛澤東做的《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結束標志是《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故應選D項。《反對本本主義》原名《調查工作》,是毛澤東1930年5月為反對當時中國工農紅軍中的教條主義思想而寫的關于調查研究問題的重要著作,也是毛澤東最早的一篇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反對本本主義》表現(xiàn)了毛澤東開辟新道路、創(chuàng)造新理論的革命首創(chuàng)精神,它闡明了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的極端重要性,提出了“沒有調查,沒有發(fā)言權”和“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的重要思想。故B項不符合題意。1942年2月,毛澤東先后做了《整頓黨的作風》和《反對黨八股》的講演,整風運動在全黨范圍普遍展開。故本題答案為D。

4.答案:B。解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基礎是唯物史觀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的原理。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首先,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其次,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再次,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最后,人民群眾既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chuàng)造主體,也是實現(xiàn)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做到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故本題答案為B。

5.答案:A。解析:馬克思認為,剩余價值是工人創(chuàng)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體現(xiàn)一種剝削關系。A項錯誤,剩余價值是雇傭工人的剩余勞動所創(chuàng)造并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價值,該項中的“有償”表述錯誤。B項正確,榨取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它體現(xiàn)了資本家與雇傭工人之間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C項正確,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社會各剝削階級集團剝削收入的總源泉,它的來源是雇傭勞動者的剩余勞動。D項正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利潤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所以剩余價值可以表現(xiàn)為利潤。而利息的源泉也是雇傭工人所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利息的實質是剩余價值的一種特殊的轉化形式,是利潤的一部分。地租是土地所有者憑借土地所有權獲得的一種剝削收入,地租來源于農業(yè)工人生產的剩余價值。所以剩余價值可以表現(xiàn)為利潤、地租、利息等形式。本題為選非題,故本題答案為A。

推薦閱讀:

2025年軍隊文職人員公開招考咨詢服務電話和電子郵箱

2025年軍隊文職人員公開招考公告

2025年軍隊文職人員公開招考崗位計劃

2025年軍隊文職人員公開招考工作全面展開

推薦查看!

軍隊文職26年筆試網(wǎng)課 軍隊文職資料包 紅師師資助力考生
軍隊文職25年筆試課程 軍隊文職歷年考題 軍隊文職歷年分數(shù)